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寶寶哭:爸爸媽媽該如何回應?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被一群外星人綁架到太空船上,他們把你帶去一個遙遠的星球,到了那裡,你週遭都是巨大的陌生人,嘴裡說著你不會說的話。在這群陌生人中,有兩個人負責照顧你。你完全得依賴他們,來滿足你的所有需求:飢餓、口,和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特別需要的安慰。接著,再想像一下,如果你很痛苦或非常口渴,或者需要情緒上的支持,可是你那兩位「隨從」根本就不理會你痛苦的哭聲,你沒有辦法讓他們幫助你或了解你的需要。於是,現在你有另一個更棘手的問題了:你覺得自己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很無助、很孤單。
沒有人會希望他人完全不理會自己傳遞的訊息。當這些信號被忽視時,就會讓人產生無助和生氣的感覺,而且,無可避免的會傷害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成人們普遍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們沒有理由認定孩子和成人不同。很少有人會忽略一個成人持續的要求:「你可以幫我嗎?我覺得不太舒服」。但孩子不會用語言表達,他只能不斷的哭,直到有人回應他為止——或直到他失望的放棄為止。

在現今的西方文化裡,我們認為寶寶哭很正常,而且也是寶寶無可避免會有的反應。但有幾千年的時間,人們會立刻而且幾乎是毫不遲疑的就回應寶寶的哭聲。在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個月,可以和照顧他的人不分日夜、非常親密接觸的社會裡,寶寶的哭聲其實並不多見。而且,和我們社會中許多人所預期的恰恰相反,受到這種方式照顧的孩子,反而會比其他孩子更快展現出自我滿足(self-sufficiency)的特質。

事實上,有關幼兒經驗的研究不斷的告訴我們,在嬰兒時期能夠得到父母關愛照顧的孩子,將會成為最有安全感和最會關心別人的成人,而那些被強迫服從權威的孩子,反而會因此產生怨恨和憤怒的感覺,並在之後會用具有傷害性的方式,把它們表現出來。

儘管有這樣的研究,但大部分支持不要理會寶寶哭聲的論點,主要還是因為怕把孩子「寵壞」了。舉例來說,典型的寶寶手冊,就會建議父母「讓孩子自己哭一會兒」。

雖然對父母來說,嬰兒時期是很棘手的階段,但不管寶寶哭泣的原因是什麼,孩子都太小而且也沒有足夠的經驗,可以解決自己哭泣的原因。他不能餵自己吃東西、幫自己換尿布,或用他本能想要的方式,來安慰自己。很清楚的,滿足寶寶在飲食、安全和愛等方面的需求,正是父母親的責任;而滿足爸爸媽媽平靜和獨處的需求,並不是孩子的責任。

有的寶寶手冊會告訴父母,如果爸爸媽媽能讓孩子有機會自己處理這些需求,那麼他們就是在幫助孩子趕快長大。然而事實上,嬰兒尚未具有這樣成熟的能力。真正的成熟指的是,情緒安全的穩健基礎——唯有寶寶在剛出生的頭幾年間,能得到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愛與支持,他們才有可能獲得這樣的情緒安全。


因為寶寶天真的就像白紙一樣,所以他們會認為身為父母的我們所做都是對的——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寶寶就會認為,那是因為他不可愛,所以我們才不愛他。他沒有能力可以做出其他的結論——我們只是很忙、很煩、很擔心、受到「專家們」的誤導,或只是因為我們沒有什麼教養經驗。不管我們多愛我們的寶寶,他只能了解我們愛的外在表現而已。

一個不成熟的人,會用不成熟的方式來紓解壓力。沒有得到父母應給安慰的寶寶,可能就會產生沒有用的自我刺激行為(例如:撞頭、吸吮手指等等),和情感上的退縮。如果寶寶的需求常常被忽略,那麼他可能就會認為,孤單和絕望是最能避免讓他避免再次感到沮喪和遭到拒絕的保護傘。很不幸的是,一旦一個孩子做了這樣的決定之後,那麼他以後的生活看起來就會是這個樣子,並會因此引發未來的情緒障礙。許多幼兒照顧的專家都認為,鼓勵自我滿足或利用物質來替代自己出現的父母——用泰迪熊代替爸爸媽媽、用搖椅代替手臂、用搖籃代替親子共眠、用奶嘴代替乳頭、用玩具代替父母的注意、用音樂盒代替溫暖的聲音、用配方奶代替母奶、用秋千代替膝蓋,造成物質取向、容易感到孤單寂寞,和無法得到情緒滿足的這一個世代。

不理會寶寶的哭聲,就好像用耳塞把煙霧偵測器惱人的噪音堵住一般。煙霧偵測器的作用,其實是在警告我們,事態嚴重了,需要我們加以回應,而寶寶的哭聲也是一樣。如同珍‧理德勒芙(Jean Liedloff)在《連續概念》(The Continuum Concept)一書中所說的,「寶寶的哭聲就和它聽起來的一樣嚴重」。


雖然寶寶的哭聲可能聽起來很有壓力,但它不應該被視為是寶寶和父母之間的權力爭戰,而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珍貴禮物,讓我們可以確保所有的寶寶,都能帶著愛和信任的能力長大。(本文摘錄自《聆聽孩子的聲音》P.55-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