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跟溺愛最大的不同在於:開放尊重的父母不等同於寵愛溺愛的父母,寵愛溺愛的父母往往會剝奪孩子學習邁向獨立自主的機會,他們會越俎代庖的代替孩子生活,而不是引導孩子學習面對自己的生活。
依據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將父母角色概略分成三種。通常父母都在兩個極端,不是寵愛溺愛,就是過於嚴厲。其實身為孩子的父母,我們還可以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做有威信的父母,也就是讓你自己說話算話。說你做的,做你說的。
- 過於嚴厲的父母:我跟你說不行就是不行(斷然拒絕),嚴重一點的就會說:你這個死孩子什麼都想買,然後就是一長串責罵外加動手打人。
- 具有威信的父母:理解孩子想買東西的需求,但也引導孩子暫緩需求,而不是斷然拒絕或立即滿足。他們會說:我知道你很喜歡這樣東西,不過我們今天不是來買這個的,你可以回家把它畫下來,等到聖誕節的時候,我們再從你的清單上看看要選哪一樣當作禮物。

我們看到某樣東西時會興起想要的念頭,孩子也跟我們一樣,因此我們接受了孩子很想要某樣東西的情緒。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教導孩子「想要的東西很多,不是每樣東西都可以買回家」,幫助孩子發展「暫緩需求」的能力,藉此引導孩子學習遵守規則。上述「讓孩子用畫的」這樣的方式,除了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外,也是讓孩子用另一種方式把他們的需求呈現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