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錄自2013/08/08 NO.52 阿布拉教育文化電子報)
【延伸思考】
【延伸思考】
- 「將心比心」其實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依據兒童發展理論,大致要到兒童七歲以後,這樣抽象思考的能力才會逐漸發展並慢慢成熟,因此對於廣大學齡前兒童而言,要能這樣做到,就須仰賴大人耐心的教導,以及透過一些情境來練習這樣感同身受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各有各的想法和觀點,我們不一定要全然接受別人的想法,但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這些多元的聲音,將有助於擴展自己的觀點和視野。
- 在阿布拉教育文化規畫的系列書籍當中,這一套德國繪本相當有趣可愛,我們從中挑選了五本翻譯成中文,希望藉此與孩子們分享如何接納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
【引發孩子思索多元觀點的繪本】
《味道像紅蘿蔔的蒼蠅,到底有沒有?》
不一樣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就算我們再怎麼不同,我們還可以是最要好的朋友。


兔子努利最愛吃紅蘿蔔,青蛙慕特最愛吃蒼蠅。有一天,他們突發奇想,既然是好朋友就應該要喜歡一樣的食物才行。於是,兔子吃起了蒼蠅,青蛙吃起了紅蘿蔔,後果當然是不堪設想,還懷疑起彼此到底是不是好朋友啊?
常常我們會聽到孩子莫名其妙排擠他人或不喜歡他人的理由,倘若大人聽到孩子提到這樣的觀點時,可以不急著制止,試著和孩子分享和引領孩子思考「一定要都一樣,才能當好朋友嗎?」孩子尚在成長當中,許多人格的養成皆來自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 滴,若是父母願意和孩子對話,就能從孩子許多談話的蛛絲馬跡之中,得到許多可以開拓孩子觀點的機會。
《誰做的雪人不對?》

紅蘋果、綠蘋果,哪一個才是真蘋果呢?好朋友之間不同的想法,不一定有對錯喔!



下雪了,努利和慕特各自堆了一個雪人。努利的雪人長得像兔子,慕特的雪人長得像青蛙,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雪人呢?所幸碰到了聰明有智慧的大熊奶奶,只見大熊奶奶拿起一個紅蘋果和一個綠蘋果問他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蘋果呢?輕輕鬆鬆的解決了好朋友之間的難題。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許多相同的情境。好朋友、男女朋友,乃至夫妻或親人之間,往往都會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之間其實並沒有對錯之分。彼此若能意識到這點,將有助於聆聽和理解別人的想法,但願我們也都能像大熊奶奶一樣有足夠的智慧妥善處理人與人間不同的觀點,並學習尊重彼此的不同。
【延伸閱讀】
《我先睡了,你要做什麼?》

《啊!家有怪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